详细内容

“患者健康开心笑容”是我精准锁住“病魔”一次去除的动力

时间:2017-12-22   作者:李烈  【转载】   来自于:东方红星    阅读

——专访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张光明教授


    近日,一则癫痫患者母亲的《感谢信》先在微信圈被网友点赞,引发许多网友感慨、流泪。一些热心人士编辑后转发、热评。

    微信来自一位癫痫患者的母亲,大致内容说,孩子的生日,妈妈非常激动,她的孩子终于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过生日、学习、健康成长。14年的癫痫求医路如同昨夜的一场噩梦,14年压在心头的沉重乌云,如今已烟消云散了。因此,她激动欣喜,通过微信给远在北京的张光明教授写了《感谢信》,并公开发到微信圈。是什么能让这位母亲如此激动?患者14年的癫痫病又是如何治愈的呢?难道北京那么多大医院没有治好的“顽固癫痫”,他有“灵丹妙药”或治疗“秘籍”?带着种种疑问,本人决定拜访北京航空总医院的张光明教授。

    先通过百度搜索找到张光明教授的介绍,在“好医生”上查阅了张教授发的关于“癫痫”各种科普文章,一百多篇,有的带有现场拍摄的视频,有些能看懂有些看不懂。于是就通过网上咨询预约张教授,由于张教授几乎每天上午除了门诊出诊,基本都有手术,没空闲时间。找了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跟张教授说明来意,张教授才挤出时间,2017年12月20日下午在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癫痫病房办公室见到张教授。


航空总医院张光明教授.jpg

 

    张光明 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癫痫病区主任,国内著名癫痫病专家。擅长治疗癫痫,包括癫痫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颞叶癫痫的外科手术,儿童癫痫、成人继发性癫痫、癫痫综合征等的治疗。


    他199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六年制英文医学办获学士学位,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教授,2009年清华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2011年5月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发表医学科研论文10余偏,其中SCI临床论著7篇;2014年获得2014年度王忠诚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该奖项是中国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的心中的奥斯卡奖。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会、北京市抗癫痫协会举办的癫痫沙龙,不遗余力地研究、宣传癫痫病的防治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几十次在国内外会议发表癫痫专题演讲。


    张教授看上去大约40多岁,尽管工作很忙,但精力充沛,刚聊10分钟就有病房的患者打来电话询问,张教授先给患者解答然后再跟我们交谈。在他的心里,患者是第一位,患者的问题他都第一时间迅速解决。因而,他的工作效率很高,讲话的声音洪亮,语速也较快,不做癫痫疾病知识的功课预习,很难跟上他的思路。听不懂的地方,我就二次询问,张教授会耐心解释。    


    14年癫痫药物为啥治不好,看病要找对医生和医院


    据张教授介绍,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而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在过去西医不发达年代,比如清朝、民国以前,中国人看病主要是看中医,或找个中医郎中开个药方,到药店抓几付中成药煎药汤,一些小病或功能性疾病,疗效较好。而很多病由于无法检查,不清楚病因,也就很难用明确的方法治疗。而脑手术在那个年代,简直是“天方夜谈。”人得了“羊角风”吃中药治不好,很多就疯掉或死掉,也因此称“不治之症”。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癫痫病主要靠药物治疗或控制发作。事实上,药物治疗癫痫主要靠西药,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癫痫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主要是对轻度或发病的初期。一些顽固性癫痫中药几乎不起作用,主要服用西药治疗。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一般需要3年左右观察。正规医院多数抗癫痫药物是安全的。通过正规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但约30%左右的患者因药物不能彻底控制或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治疗,转变成顽固性癫痫。药物不能治疗的,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顽固性癫痫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术前评估,其中70%—80%左右可以手术治疗,手术的患者中约70%可以获得治愈。但不少顽固性癫痫患者因害怕手术的风险转而求助于各种非正规治疗,因而造成累年复发。”张光明说。

    目前,我国保守估计有900万癫痫患者,其中难治性癫痫患者约占30%,手术切除引发癫痫灶,填补了药物治疗无效这一空白。

    据中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10万,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据此估计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


    精准定位,癫痫 “想跑都难”一次摘除病变


    这位写《感谢信》的是患者母亲。据张教授回忆,患者15岁,内蒙人。2017年4月15日下午来院,据患者家属,也就是患者的妈妈口述,孩子13年前2岁时高烧38摄氏度左右出现抽搐,退烧后正常,4个月后再次发病。表现为双眼向右斜视,头右侧偏斜、口吐白沫、右侧肢体抽搐强直,伴随意识丧失,脑电图及头颅核磁均未见异常。根据患者症状考虑癫痫发作,药物治疗4年未见发作,后减药1年再次发作,随即就诊于当地省城某医院,这次发作出现癫痫持续,服用抗癫痫药物2年未见发作。家属带患者2011年在北京某医院进行干细胞移植术并配合药物治疗,服药6个月后再次发病,症状同前述,伴有咂嘴、不自主吞咽、口吐白沫等,持续5-6小时经抢救缓解,发病后出现恶心、呕吐、胡言乱语、不自主摸索、大小便失禁等,此后就诊北京某大医院,服药后病发作明显比以前频繁,每天出现十余次症状表现。后就诊于北京某大学附属医院,调整药物后患者每年发作一次,来本院前几个月,发病频繁并服用药物,入院前1小时发作一次,急诊以“癫痫”收入院。左额部干细胞移植术,母亲高血压,父亲健康,无病史。

    张教授说,患者吃了这么多年癫痫药物而不见好转,原因是癫痫已转为“顽固性癫痫”,这时药物不能很好控制发作。就顽固性癫痫来说,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机会彻底治愈的方法。但手术治疗的难题在癫痫灶的准确定位。因为癫痫的一系列症状,是病变神经的异常放电引起,放出的“电波”传到哪儿,哪儿的脑神经就会异常“活跃”,处于兴奋状态。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中央区颞叶癫痫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难治的,绝大多数医院不治或治不了。航空总医院能做这种手术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神经外科自主研发的“立体定向脑电图系统”,能把发病神经精准“定位”,然后微创切除。SEEG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顽固性癫痫术前定位创伤,明显提高顽固性癫痫的治愈率,得到了国内外许多癫痫病学专家的高度评价。

    2016年8月4日,航空总医院癫痫科手术治疗的一例中央后回起源的顽固性癫痫。表现为左脸麻,左上肢麻,然后左上肢抽搐、强直,有时继发“大发作”。 经SEEG颅内电极置入确定为中央后回起源。手术几乎全部切除中央后回,患者清醒后左侧肢体肌力5级,轻度麻木,经过康复治疗基本可恢复。

    “我们有全世界最多的中央区癫痫的手术病例”,张教授说。


    人脑“北斗导航”SEEG技术,为什么能精准定位病灶?


    2014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立体定向脑电图系统”在北京航空总医院研制成功,这项技术的主要研究者,正是张光明教授。

    资料显示,张光明博士从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MNI)留学归国后,联合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历经三年,终于开发出我国首套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的软件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4年12月17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癫痫)成功实施一例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下颅内电极置入手术。患者电极置入术后反应轻微,第二天与正常人一样活动自如,经过近一周的128导高清视频脑电图监测,准确定位了颅内癫痫灶,再通过开颅手术切除病灶。患者术后无癫痫发作,顺利出院。家属为表达感谢之情,特意为中心赠送了匾牌。SEEG技术目前已经为数百例患者准确定位癫痫灶,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更安全,更具优势。

    SEEG技术在某些特殊患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患者33岁,9岁开始癫痫发作,发作性肢体抽搐,意识丧失24年,2007年曾进行了评估,双额开颅埋藏了颅内电极,术后发现起源于左侧中央前回下部,属于初级运动区,切除范围如果稍大,就会术后偏瘫和失语。小范围切除中央前回下部皮质,术后无效,但无偏瘫,无失语。至2014年仍然每天数十次发作,在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评估。认为癫痫灶左侧Broca区,由于以前做过两次手术,颅内有严重粘连,无法再次开颅埋藏电极,只能运用SEEG技术埋藏颅内电极。在SEEG的帮助下,精确定位癫痫灶(Broca和初级运动区),切除癫痫灶后发作消失,无偏瘫。术后有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术后逐步恢复。术后一个月左右基本恢复正常语言对话。这个病例如果没有SEEG技术的辅助,是没有办法再次手术的。


    人脑“北斗导航”SEEG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谈到此项技术研发发的动机,张教授说,顽固性癫痫患者需要进行手术评估,有的患者无创的方法无法确定致痫灶的位置,需要将电极放入颅内进行颅内脑电图监测。颅内脑电图可以排除头皮和颅骨的干扰,还可以将电极放入脑沟或脑深部。比头皮脑电图具有许多优势。缺点是需要开颅或钻孔放置电极。

    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SEEG)避免了上述缺点,运用微创的方法,无需手术切口,仅需头皮和颅骨2mm钻微孔,将直径0.8mm的SEEG电极放入脑深部特定的位置。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包含一整套技术:包括大脑皮层的三维重建技术,脑血管的三维重建技术,头颅MRI,CT,血管像,PET-CT等影像融合技术,影像透明化技术等。还有相关的手术硬件设备和置入电极计划系统。

    资料显示,SEEG技术在国外约有30多年的历史,只有国际上少数著名的癫痫中心在开展。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从2011年开始研发国产的SEEG技术,携手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历时3年左右研制成功,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临床证实,该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颅内电极植入系统。

SEEG系统的安全性与国外相当,但可靠性更高。因为ROSA是基于神经导航,而SEEG是基于LEKSELL立体定向头框。可靠性和精度要明显高于ROSA。而且SEEG使用便捷,可以全头部置入电极,双侧前后均可,优于ROSA。

2014年11月7日在厦门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三神经外科会议上,张教授讲述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在我国的研发过程,引起许多专家的高度关注。

    2014年12月28日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全体委员年终总结大会上,张教授重点介绍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的研发过程。并强调了三维影像融合与重建在SEEG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报告获得与会代表的好评,多家单位表示派人来学习SEEG技术。    


    我是医生,“患者健康开心的笑容”是最好的奖励


    在谈到张教授每天除了门诊、手术外,还要回复患者咨询,还要挤时间参加学术研讨会或社会公益活动,是否感到劳累。张教授坦言一笑,既然选择了医生职业,就应当成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为患者服务。说实话,每天晚上回到家,坐下就不想起来,几乎很少看电视。只要有患者电话或急诊,马上就来了精神,立即奔赴岗位。他说“患者经他治愈,健康开心的笑容”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2016年8月一位来自贵州山区的患者,自十多岁就患有癫痫。18年的漫漫治疗路,辗转多地,尝试过手术、各种药物以及种种偏方,均不见疗效。癫痫病痛的折磨,钱财精力的损耗,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治疗的巨额费用,几乎扼杀了这个普通家庭。后经人指点,她千里迢迢乘车38小时来到北京,进入航空总医院接受治疗。终于将困扰了18年的癫痫阴霾驱散。她十几年的坚持不放弃,实在是癫痫患者中的榜样!如今已经结婚生子,找回了人生幸福。


    28岁的郭先生来院复查时,虽然还很年轻,但已是一位癫痫疾病“老患者”。在1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了抽搐,得了癫痫病。曾先后服用十多种抗癫痫药物,但效果均不佳……

    家人带着他一直辗转全国各地遍寻“名医名院”治疗。他还接受过“埋线”、“小针刀”等所谓特效“微创治疗”,也毫无效果,反而病情越来越加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郭的癫痫发作频率已发展到同时服用3种抗癫痫药物仍每天发作的程度。出现记忆力、反应能力也逐年下降,有时在外活动,还碰上过癫痫突然发作出现的意外伤害。苦不堪言,甚至多次产生轻生的念头。

    去年经癫痫患者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癫痫病室)就诊。张光明教授认为小郭颞叶癫痫诊断明确,发作起源为右侧颞叶,但由于癫痫病史很长,左侧颞叶也有一定程度的累及,如再得不到有效治疗,将来很可能发展成双侧颞叶癫痫。实施了右侧标准前颞叶切除术,手术获得成功。术后小郭的癫痫发作症状消失,一周左右便出院回家。术后半年已无癫痫发作,来院复查显示双侧颞叶放电都消失,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重新点燃……


    张光明教授介绍说,颞叶癫痫一般是指颞叶内侧癫痫,起源于颞叶内侧结构,是局限性癫痫的代表,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癫痫综合征,有特征性临床和脑电图表现。“药物治疗效果普遍不佳,病情一旦达到顽固性癫痫的标准,需尽早接受手术,治愈率一般可达80%以上。”应尽早手术。“该病如果病程时间过长,很可能发展成颞叶癫痫附加症或者双侧颞叶癫痫,增加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治愈率,导致患者记忆力、反应下降等脑功能损害。”

    张光明教授近20年的癫痫临床,累计完成各型顽固性癫痫手术1700余例,绝大多数得到了治愈。他认为患者癫痫病史太久很可能发展成复杂的癫痫类型,给治疗增加难度,降低治愈率,许多病人和家属由于不愿接受手术,常常因反复尝试各种小广告所谓包治百病的“微创”手术,包括“纳米”、“神经肽”、“离子导路”、“基因芯片”等手段而贻误病情。(东方红星 文/李烈)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咨询电话:15311449806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