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乡医疗站 >> 中医养生 >>人为什么心惊时会“肉跳”?
详细内容

人为什么心惊时会“肉跳”?

时间:2018-12-17  【转载】   来自于:环球网    阅读

1 肌肉痉挛发病机制1.jpg

    “心惊肉跳”是指人受到惊吓后感觉到身体机能反应。生活中,即使没受惊吓也会“肉跳”。每个人都有过突发的、短暂的、不自主的“肉跳”经历,医学专业解释为 “肌肉或肌群的收缩”。在健康人运动和睡眠时,神经系统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可出现肉跳症状。多数人的肉跳是良性的,但若发现肉跳持续时间长、部位固定、伴有肌肉萎缩或无力,就要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肉跳”是指肌肉或肌群的收缩,临床上称为“肌束颤动”。肉跳就是肌肉痉挛,可引起急性期和发作后疼痛,对生活质量和睡眠均可造成影响。高达70%的正常人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发性肉跳,但并不伴有肌肉萎缩、无力,这种“肉跳”称为“良性肌束颤动”。一般不会进展为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良性肌束颤动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其与运动、药物使用(利尿剂、皮质激素、苯二氮卓类、乙醇及过量的咖啡因等)、急性病毒感染等有关。其中长时间运动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运动员比较常见。一般这类患者不需要服药,只要放松心情、停用相关药物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可服用少量镇静剂。研究证实,服用维生素E、C,β-胡萝卜素,硒,锌等可减少良性肉跳。


    脱水、电解质异常(低钙、低钾、低镁)、酒精中毒、甲低、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等也会导致肉跳。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多会出现持续性肉跳,无论运动还是安静状态均可发生,同时伴有肌肉萎缩、无力。


    神经源性肌肉痉挛来自中枢和周围多灶性起源的运动神经元的高频率放电,导致肌肉协调收缩。肌肉内的神经末梢及近端结构,如运动神经元胞体和轴突等在目标周围的部位最易受累。肌内神经末梢兴奋性可见异常增高,且易受生理性因素如神经元终板周围电解质浓度变化的影响。

    

    跑步前拉伸活动可有效预防腿部肌肉痉挛。单腿站立向前屈膝,另一只腿向后伸直,成弓步体位。可用手扶墙保持身体平衡。双脚跟着地。前腿进一步弯曲,直到另一只腿后部感觉到拉伸。双脚距离越大,前膝越弯屈,拉伸力越大。拉伸持续30秒,重复5次。另一腿重复此拉伸动作。(环球网)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5311449184
编辑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编辑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Insert title here